·爲粵港澳居民提供高品質醫療
深圳博愛曙光醫院 > 醫院新聞 > 博愛曙光口腔種植牙醫生·柏青 | 以時間淬鍊醫技,用匠心播“種”口福

博愛曙光口腔種植牙醫生·柏青 | 以時間淬鍊醫技,用匠心播“種”口福發布時間:2025年11月12日

來源:深圳博愛曙光醫院2025年11月12日浏覽:470次
  “我的醫生朋友”,這稱謂本身

  便蘊含着超越純粹診療關係的溫度與默契

  它可能是深夜秒回的一條信息

  是治療之外的中肯建議與關懷

  在本系列中

  我們將為您呈現鮮活的醫者故事、醫患故事

  這裏,沒有宏大的敘事

  卻飽含真實的人間煙火與生命關懷

  我們試圖探尋一個樸素而深刻的答案

  在冰冷器械與複雜的術語之外

  醫者如何用理解、尊重與長久陪伴

  將診療升華為一場生命與生命的溫暖相遇

  並最終成為患者心中那個特別的“朋友”

  【我的醫生朋友】:博愛曙光口腔種植醫生·柏青



  我始終相信,醫生要不斷尋求挑戰,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在口腔方寸之地精耕細作,用種植牙重綻患者笑容,是醫者莫大的榮耀與職責。

  ——柏青

  PART 01藝無止境 種植醫師的成長之路

  柏青醫生的專業之路,始終以“精進”為底色。南華大學的口腔醫學教育,為他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從牙體解剖的細微結構,到牙周病的病理機制,再到種植修復的生物力學原理,每一個知識點都成為後來臨床實踐的“隱形指南”。自2007年畢業後,柏青便以口腔綜合科作為夢想的起點,在這片廣闊的臨床天地中,將理論淬鍊為技藝,開啟了不懈探索的征程。他深知學無止境,為此積極奔赴全國各地,參與前沿的美學修複課程與學術交流。憑藉敏銳的美學視角與精湛技藝,他在美學修復領域持續精進,其臨床效果獲得了患者的廣泛讚譽。

  僅僅是一個笑容,就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生命體驗,而促使柏青從美學修復到口腔種植的跨越,依然是因為笑容。一位剛做完種植牙的老人拿着鏡子看到自己的新牙後,綻放出重獲希望的笑容。自此,柏青就決定轉向種植領域深耕。“做難而正確的事,做時代需要的良醫。”自2014年起,柏青便堅定投身種植領域,歷經大量的臨床實踐與研究,對種植牙項目有了獨特見解與豐富的修復經驗。



  為突破技術瓶頸,他主動奔赴頂尖平臺進修:在廣東口腔醫院種植修複課程中,他系統學習數字化種植的精準設計,掌握如何通過CBCT評估骨量、制定種植方案,讓種植體與骨組織實現完美結合;他廣泛參加士卓曼、登騰等知名種植公司的專項學習活動,深入了解不同種植系統的特性,能根據患者骨條件靈活選擇適配類型;深入學習美學修復理念,打磨牙冠修復的色彩匹配與形態設計能力,讓修復體兼具功能與美觀。

  千錘百鍊,磨礪醫技,柏青逐漸成長為一名能夠駕馭各種複雜種植情況的資深口腔種植醫師。

  PART 02臨床實踐 破解複雜口腔難題

  十多年積累的海量種植病例,讓柏青在不同診療場景中都能從容應對,用微創、精準的技術化解患者困擾。

  58歲的王先生缺牙數十年,因長期缺牙導致其上頜骨塌陷,咬合關係紊亂,令人觸目驚心。柏青根據其特殊情況,採取三步走重建戰略:戴臨時牙墊高位置,喚醒萎縮的牙齦肌肉;用一個月時間每周微調咬合,逐步恢復咬合關係;最後通過All-on-4半口即刻種植,單顆植體植入僅需4分鐘,微創高效,這種技術大大減少了手術創傷和縮短了恢復時間,同時顯著降低了王先生的經濟負擔。

  這個"四兩撥千斤"的種植方案,讓王先生在博愛曙光重啟了美味征程。



種植前後對比圖

  在數字化種植方面,他追求“精準高效”。

  66歲的香港陳女士佩戴牙套20餘年,長期依賴單側咀嚼,飽受食之無味與假牙斷裂之苦。她在朋友推薦下赴博愛曙光種牙。柏青醫生通過CBCT獲取牙槽骨三維數據,在電腦上模擬種植體植入角度與深度,定製數字化導板;手術中,依據導板精準定位,確保種植體避開薄弱及塌陷骨區,精準植入3顆種植體,手術當天陳女士即恢復咀嚼,術後恢復良好。

  術後三個月複查時,陳女士表示,因為牙好,所以心情變好,胃口也更好了。



  種植前後對比圖

  在柏青看來,修復牙齒“缺”憾,關乎美,更關乎健康與生活品質的整體提升。他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為每位患者量身定製個性化方案,並將豐富的臨床經驗與前沿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常常將患者眼中的“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份對卓越的執着,讓他交付的每一份診療都承載着患者的信賴,其患者來源中,老客戶推薦佔據了很高比例。正如他常說的:“患者對我信任有加,我唯有以醫者仁心和精湛醫術予以回報。”

  PART 03醫者溫度 以家人般關懷贏得信賴

  “患者看牙,不僅需要專業技術,更需要體貼與溫暖。”柏青將“視患者如家人”的理念融入診療,用溫和態度與細緻操作化解患者顧慮。

  對待患者,他態度溫和有耐心。拔牙或種植前,會詳細講解治療流程,用 “拔牙就像‘拆積木’,慢慢分塊取出” 這樣的比喻,減少患者恐懼;遇到緊張的患者,會給他們講解相似案例來讓其放鬆;充分了解患者需求,解除患者疑慮與恐懼後,才開始實施手術;種植時輕緩植入種植體,減少對骨組織的刺激。曾有一位對疼痛敏感的患者,種牙前緊張的手心冒汗,柏青一邊溫和安撫,一邊輕緩操作,患者術後表示:“柏醫生手法專業又輕柔,比我想像中好太多了。”



  數十年的臨床堅守,柏青收穫了患者的廣泛認可,不少患者從初次就診後,便將全家的口腔健康交由他打理。暮色中的診室,他還在整理當天的種植病例,燈光下,每份病例都記錄着他對患者的負責。對他而言,口腔醫生的價值,就藏在患者重獲健康牙齒的安心裏,藏在他們綻放笑容的自信中——這,便是他精研的初心。

  END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柏青醫生即使完成超千例種植牙手術仍保持學習熱情。“國際口腔種植協會認證醫師”“中國口腔頜面外科認證醫師”等榮譽背後,是他超乎尋常的努力。“口腔種植技術日新月異,停止學習就意味着落後。”柏青希望,通過數字化種植系統,利用手術導板將種植精度不斷提升,實現創口更小,恢復更快。

  在柏青看來,數字化技術並非冰冷的替代,而是為醫生賦能的強大工具。他形象地比喻道:“它如同飛行員的精準導航系統,但操控舵盤、做出決斷的,始終是醫生的經驗與智慧。”他進一步強調,在技術之外,醫生需要補足的,永遠是機器無法替代的——人性的溫情與共情。

  行醫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柏青說,每一次種植都是新的開始,他將帶着這份初心,繼續在口腔方寸之地精耕細作。

關鍵詞:

*本文內容不作為醫學診斷,僅供參考。

關口過閘來院只需20分鐘 預約專車接送
馬上預約專車
WeChat ID已複製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

取消 打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