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37歲的王女士(化名)在B超屏幕前反覆確認着“宮內早孕6周”的結果,立即將報告分享給深圳博愛曙光醫院賈麗副主任醫師:“賈主任,我自然懷孕成功了!”這一刻,她歷經輔助生殖失敗與輸卵管梗阻的曲折求子路,終於迎來轉機。艱難起點:兩次試管失敗,生育希望受挫 2024年6月,王女士在外院檢查發現右側輸卵管遠端梗阻,左側輸卵管通而不暢,且AMH值僅1.1ng/ml。因自然備孕困難,她選擇輔助生殖技術,卻在2025年2月、4月連續兩次移植失敗,兩次取卵共獲10枚卵子均未着床。 “當時覺得可能再也沒有自然懷孕的機會了,”王女士回憶,“每次移植失敗都是心理和經濟的雙重打擊。” 個體化方案:從身體到心理的整體調理 2025年6月,經朋友推薦,王女士求助深圳博愛曙光醫院賈麗副主任醫師。賈麗醫生結合其病史與檢查結果,診斷其為繼發不孕、慢性輸卵管炎、子宮內膜息肉,並指出:“輸卵管炎症與息肉影響着床環境,需優先解決基礎問題。” 6月22日,王女士接受宮腔鏡檢查,術中同時完成輸卵管插管通液術與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術後不僅進行抗炎治療,也重點針對宮腔環境進行了系統調理,為胚胎着床創造良好“土壤”。 賈麗醫生表示:“輸卵管是精卵相遇的‘鵲橋’,而宮腔是胚胎生長的‘搖籃’。兩者任何一環出問題,都可能影響孕育之路。”因此,在疏通輸卵管的同時,切除息肉、優化內膜容受性,成為本次治療的關鍵步驟。 身心轉變帶來新希望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整,2025年9月初,王女士複診時狀態已明顯改善。“最直觀的變化是整個人看起來輕鬆了,”賈麗醫生回憶道,“她的臉上有了笑容,不再像初次見面時那樣緊張和焦慮。”這種心理上的轉變也為後續治療創造了良好條件。 基於王女士身體和心理的改善,賈麗醫生為她制定了誘導排卵計劃,開始嘗試自然受孕。這與她之前嘗試的輔助生殖技術不同,更加強調身體自然周期的調節和時機的把握。 突如其來的驚喜 國慶假期剛結束不久,賈麗醫生收到了王女士發來的微信消息——B超檢查提示宮內早孕6周。在自然受孕的道路上,王女士第一次嘗試就成功懷孕。得知這一好消息,賈麗醫生在欣喜之餘,也細緻叮囑了王女士孕早期的注意事項。面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寶寶,王女士格外謹慎,嚴格按照醫囑進行產檢和生活管理。 賈麗醫生表示,“治療需尊重身體節奏,有時‘以退為進’反而更高效。”重要的是不要失去信心,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本文內容不作為醫學診斷,僅供參考。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